阳神小说网 > 承明之治 > 第202章 一律同罪

第202章 一律同罪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阳神小说网 www.yangshen.org,最快更新承明之治最新章节!

    在祠堂祭拜先祖,李承乾和郑丽婉这俩小辈和郑仁基和郑夫人是平级的。地位悬殊太大了,哪怕长幼尊卑在这里,毕竟不是二凤和长孙嘛。再说了,皇帝亲临,还来祭拜自己的祖上,不用吹,别人知道了都得刮目相看一整年。

    祭拜流程走完了,那就是闲暇时间了。本来祭拜完了,也该拍拍屁股走人了,奈何郑丽婉发话了,李承乾和李德志也走不了啊。也因为郑丽婉的这一出,让郑家厨房直接忙翻天了,李承乾、郑丽婉、李德志的随侍三百多号人呢,三百多张嘴啊!

    这还算少的了,换平时,郑丽婉出宫都是随侍宦官宫女数十人,禁军护卫最少都是百人起步。李承乾、李德志父子俩的出宫排场,也是这样的。没法子,身份需要。皇宫倒是不需要,最多就是随侍几个人罢了,宫里到处都是巡逻的禁军。

    李承乾询问道:“话说皇后过往的闺房尚在否?”

    郑仁基回道:“回禀圣上,自然是在的。”

    李承乾点头:“岳父大人你们先去吧,让人带朕去皇后过往闺房瞅瞅。”

    郑丽婉一脸纳闷:“你有毛病啊?”

    李承乾把李德志拉过来:“走,去看看你母后以往的住处。”

    李德志也来了兴趣:“好啊好啊!”

    父子俩,都是一脸幸灾乐祸的模样。亲父子,没跑了。郑丽婉倒是没搭理这俩父子,看呗,又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再说了,我是谁?那些世俗情绪,影响不到咱。

    一家三人刚到前厅落座,茶水刚递上来,还没喝一口呢,长孙宝庆外加鸿胪寺少卿刘仁实来了。

    “臣刘仁实,拜见皇后娘娘!皇后万安万安,万万安!见过尚书大人、郑夫人。”

    郑丽婉挥了挥手:“坐吧。”

    刘仁实作戢谢道:“谢娘娘。”

    郑丽婉吹了吹杯中滚烫的茶水:“西南诸国来了?”

    刘仁实点头:“回禀娘娘,正是。高原四国使臣,最为急切,一连递交三份御前面圣的请奏。涉及现下的战争,臣也不敢怠慢,因此冒昧前来,还请圣上、娘娘拿主意。”

    郑丽婉浅饮一口清茶:“拖着。”

    刘仁实刚坐下没一会儿,又起身作戢领命:“臣遵旨。但...娘娘,该以何种理由...”

    郑丽婉淡然道:“就说陛下和本宫归家祭祖,抽不出身来。”

    刘仁实领命道:“是,臣遵旨。那臣就不多叨扰了,臣告退!”

    没错,就这么迅速简单明了。不然,还要来一场商讨不成?他们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什么处境?说没空就是没空,你能咋的?刘仁实来,是因为他轮班留守,这事情兹事体大,中书省也拿不了主意,只能问李承乾本人才行。很简单,大军都出征了!涉及高原,谁tm敢瞎做主?

    高原四国来的由头,大家心知肚明。打,他们肯定是不敢和大唐碰的。所以,就是想要来商议出一个妥当的方案,保证自己的利益和安全。但大家都知道,李承乾要的可是整个高原!他们四国当初占据的高原地区,也在其中!所以,最后肯定会演变为利益交换之类的戏码。

    利益交换,就看双方各自的话语权、筹码份量了。郑丽婉两个字,托着。就是削减对方的话语权和筹码,当唐军登陆高原那一刻,可就由不得你了!不想撕破脸,那就见好就收,否则...唐军的锋芒,可不管你谈没谈妥,只要军令一到,照样朝你拔剑相向、碾碎你们!打你们四个,唐军完全不带怕的,甭管是谁,碰上了要么滚蛋,要么就一起给三军将士充军功!

    至于刘仁实连李承乾面都没见到就走了,这算事吗?完全不算。郑丽婉说话,就相当于李承乾说话了。宫里,李承乾就在那里,直接去问李承乾就完了。这不李承乾不在场吗?难不成,就为了这点鸡毛蒜皮、但需要遵守自己职务的事情,就去把李承乾喊出来?你懂事吗?

    承明朝可以说是真正的帝后共治、二圣临朝时代,区别在于郑丽婉不主动掺和,除非李承乾不在要么李承乾开口,郑丽婉才会到前朝主持大唐国务。郑丽婉主要是协助李承乾,同时监督李承乾这样的一个职责。即便如此,郑丽婉依旧具备议政、参政、乃至是决策权力。而且,李承乾的打算,郑丽婉基本上九成九都知道,夫妻俩携手合作的。三省如果是一道限制皇权的门槛,那郑丽婉就是掌管限制皇权的大门。

    寻常来说这是权力冲突,但放在李承乾和郑丽婉身上不合适,这俩从来没内斗过,都是合作。李承乾和郑丽婉共同拿主意,你觉得可以,但我觉得不行,那就找能求同存异、弥补缺漏的可行方案。他们俩都觉得可以了,那就给三省再看看,再合计合计。

    没一会儿,李承乾和李德志就回来了。看得出来,俩父子没找到什么可以乐道的东西。这也正常,郑丽婉都多长时间没回来了?除却当初回来准备婚嫁外,其余时间都在皇宫。

    郑丽婉淡然道:“刘仁实来了。”

    李承乾端起茶杯点了点头:“嗯。”

    郑丽婉:“你先给个大致方案,尽量别超出太多预算。”

    “不会,高原南部有天然山脉。西藏高原西北处,由镇西军南部军区负责。至于峨眉山以西的横断山脉地区,扩大西南镇国军的军区防线即可。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朕的意思是在西藏高原划分南北两道,至于设不设立军团,那倒是可有可无的。”

    郑丽婉点了点头:“嗯...西部镇国军、西北镇国军呢?”

    李承乾思索片刻道:“西北镇国军还是负责玉门关地区吧,防患未然,也不能让北方军区防线受到影响。至于西部镇国军的话...这倒是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郑丽婉看着手中的茶杯,拇指摩挲着杯沿:“...总不能裁撤西部镇国军。这样吧,考虑到西北镇国军的军区防线太长,让西部镇国军和西南镇国军军区合并,但依旧要保持内务分治。”

    李承乾点头:“嗯,眼下也只能这样了。对了,蒸汽机的应用,你怎么看?”

    郑丽婉瞥了一眼李承乾那期待的眼神:“说吧,想做什么。”

    李承乾:“嗯...南部镇国军、东南镇国军、东部镇国军、东北镇国军都有海域防线,战舰方面朕想着能不能换成蒸汽机为动力源的新战舰。”

    郑丽婉不露喜怒道:“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船,航行距离也能得到提高,拿来运载将士未免有些浪费了。但...晋阳炮,放开限制,你睡得安稳吗?”

    李承乾闻言也是沉默了,晋阳炮这玩意,一直都是严格把控的,地方军区根本没有装备。想要动用,只有从中央调动,而且是破阵军专属的武器装备。

    李承乾:“要不,放开散弹?弹药供给,把控严格一些如何?”

    郑丽婉偏头看向李承乾:“如今的大唐,已经足够强大了。无休止的追求军事力量,很容易在将来反噬。”

    李承乾不死心的追问道:“...要不然,设立两支单独的海师如何?”

    郑丽婉无奈叹息道:“罢了,随你高兴吧。不过,海师的事情暂且不急。本宫要一艘成品战舰,测试一下速度,保证可控范围。其次,将来成立海师舰队后,弹药供给,只能由中央垂直拨放,而且每季度派遣专员去验收他们的弹药库存。本宫先把丑话放在前面,但凡少了一枚,乃至是弹药有一点不对劲,本宫不管发生了什么,这支舰队的所有军官,死。你也好,中央都督府也罢,谁敢说情,一律同罪。”

    李承乾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嗯...那就先造一艘楼船出来,配备晋阳炮后,在黄河下流试射一下,测试一下射程与载重以及航行速度。事后,若是你没意见,那就先成立一支舰队,看一看效果。不理想的话,那就把它裁撤掉。”

    李承乾之所以要问郑丽婉的意见,乃至郑丽婉措辞这么严厉,缘由很简单。火器司是郑丽婉的负责范畴,同时大规模预算,户部都要额外送一份到立政殿,让郑丽婉把关的。其次,大唐军区军团的后勤,也是郑丽婉负责的。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李承乾想要扩军和设立新的军团,都绕不开郑丽婉。

    也因此,郑丽婉才敢直接放狠话。郑丽婉虽然不插足军方事务,但那是不主动的情况。郑丽婉不懂军事,所以不过问,但后勤这一块,郑丽婉是要过问的。郑丽婉发起威来,中央都督府和兵部都不够资格,很简单...军方吃喝拉撒都要走郑丽婉的账本。只要你是大唐现役军团、现役将士,那你就离不开郑丽婉这位皇后。牺牲一小撮人,保证大家的生活,划算!

    郑丽婉放下茶杯:“你让中央都督府、工部、兵部合计一下预算,既然都已经采取蒸汽机了,那在战舰外部额外增设一层铁甲,也不影响航行。间接的,缩小舰队的人员数量。海上对敌,那就让蒸汽舰队来。接弦白刃之类的,照例让四大军区负责。各司其职,别让他们混在一起。”

    李承乾点头:“这是自然,也不可能让破阵军到前线接战。”

    郑丽婉:“考虑到蒸汽舰队的任务,无非就是以击毁敌舰为主,把战舰规模规划小一些,一艘战舰尽量把人员规模缩小一些,配合蒸汽机的话,也能保证航行速度。”

    李承乾点头:“嗯,朕记下了。择日,朕和中央都督府、工部、兵部商议一下,届时你看看方案。不过,你打算给多少预算?”

    郑丽婉瞥了一眼李承乾,李承乾正直勾勾的看着她。郑丽婉最烦的是什么?就是李承乾找她要钱!

    “先把测试的一艘战舰下海,预算的话...暂时给你三万贯,超出五万贯,你趁早死心。”

    李承乾:“这样的话,采用十八丈长、六丈宽、一层楼的战船,大致也要三千多贯。蒸汽机安排两个,充当备用的话,也就是一千贯。还有船身的铁甲,最多也就一万八千多贯。还有将士的训练,初步规划为三百人,大致也要六千贯。黑石的话,到时候再看消耗的速度。嗯,三万贯大概没问题。”

    郑丽婉一脸烦躁:“要算你自己算,别对着我算,听的本宫烦死了。”

    郑丽婉直接起身,拔腿就走。留下一脸懵逼的李承乾...这一点,就是李承乾考虑不周了。郑丽婉最烦的就是算账了!但,偏偏这还是她的主要工作!特别是管家、管财政,真的是最烦算账了。很简单,钱从手里出去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另外,有关这战船的消耗,是有一些参考资料的。我们拿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来推测,大致可以得到一个数据。《龙江船厂志》中:“视漕肛长一丈六尺,阔二尺五寸,器具皆同”,漕船的标准尺寸则为“底长五丈二尺,……此其初制,载米可近二千石”,则一只艘遮洋船漕船的尺寸应为长六丈八尺。按“旧例”造一只好的楠木漕船的“底船”料银为一百二十两,差的衫木、松木制造的只要七十五两。其中可以使用三成旧料(即别的船只上拆下来的)。

    详细的作者不在这里赘述了,原数据是按照32丈的远航海船来推测的。裸船用料,差不多七千多一点。也就是说,战船的十八丈为三千多,还有考虑到铁甲的加工和原料投入,蒸汽机等,将士们的训练费用等等,大致在两万八千多贯。

本站推荐:庆余年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重生农媳逆袭神厨狂后官场桃花运医妃惊世宠狐成妃天才嫡女,废材四小姐邪王追妻兽黑狂妃:皇叔逆天宠

承明之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阳神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嘟嘟嘟233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嘟嘟嘟233并收藏承明之治最新章节